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【03】安得猛士守四方
大非川惨败,高宗诏令宰相姜恪为凉州道行军大总管,专司防御吐蕃,战略重心也随之全面向西南倾斜。
咸亨三年(672年)二月,高宗下诏,将吐谷浑国民全部迁往浩亹水(今甘肃兰州永登大通河)以南。
被吐蕃打怕的吐谷浑仍觉不够安全,继续向北迁移到了灵州(今宁夏吴忠)一带。
高宗在他们居住的地方设置安乐州,让慕容诺曷钵做刺史,其原有疆域全部划入吐蕃版图。
四月,吐蕃使者论仲琮赴长安朝贡。
高宗向他了解吐蕃风俗,他说:“我们国家贫瘠寒冷,民风纯朴粗犷。
然而法令严整,上下一心,参决事务通常自下发起,对大家有利的就去做,因此才能保持长久。”
高宗用吞并吐谷浑、击败薛仁贵、进犯凉州的事情责备论仲琮。
论仲琮不卑不亢的答道:“臣只是奉命朝贡,您所说的事臣不知情。”
当时的大唐,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强国,说万邦来朝并不为过。
那些前来朝贡的藩属国使者在大唐皇帝面前哪个不是卑躬屈膝,吐蕃使者能以平等姿态回应高宗,自然是仗恃他背后有个强大国家。
高宗欣赏他的勇气,不仅没有责备,反而厚赏了他,派官员黄仁素随他回访。
无数历史事件证明,若想赢得强者尊重,首先要有足够资本,否则只能遭人蔑视!
如果说吐蕃前期只是在蚕食大唐管控松散的羁縻地带,那么自仪凤元年(676年)起,强大起来的吐蕃开始觊觎大唐直管的富庶州府。
闰三月,吐蕃以吐谷浑故土为基地,进犯鄯州(青海乐都)、廓州(青海贵德)、河州(甘肃临夏)、芳州(甘肃迭部)。
这四州的得失直接关乎河西走廊安危,如果被吐蕃所占,大唐与西域的联系将被彻底锁死!
身染风疾、经常头痛目眩的高宗,强撑病体下达了一系列指示。
诏令左监门卫中郎将令狐智通,紧急调动兴州(陕西汉中略阳)、凤州(陕西宝鸡凤县)等关中府兵前出,充实前方兵力。
诏令工部尚书刘审礼、左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率军征讨吐蕃。
仪凤二年(677年)五月,吐蕃攻打扶州(四川松潘)临河镇,擒获了镇将杜孝升,逼他写信劝松州都督(都督府位扶州)武居寂投降。
杜孝升宁死不从,眼见大唐援军赶到,吐蕃扔下杜孝升撤军离去,杜孝升收拢残部继续坚守,被高宗提拔为游击将军。
八月份,宰相刘仁轨奉命坐镇洮河军府(今青海贵德南),统一节制边境各路唐军。
刘仁轨曾在白江口一役歼灭四万倭军名扬天下,高宗派他去,也是想借助他的声望镇住那些骄兵悍将,避免因薛仁贵、郭待封将帅不和,导致大非川惨败的悲剧再次上演。
如果单从能力上看,刘仁轨完全可以胜任总指挥一职,但他为人过于耿直,在朝中得罪了不少权臣。
特别是与同为宰相的李敬玄不和,李敬玄死活看不上刘仁轨,只要刘仁轨在前方有所奏请,他不管对错都要从中作梗阻挠。
刘仁轨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主,几次三番受到李敬玄的刁难,让他决意报复。
他知道李敬玄是书生,从没打过仗,便故意向高宗奏报:“敬玄他有大才,镇守西境非他莫属。”
李敬玄当然清楚这是刘仁轨在阴他,再三推辞不肯前往。
高宗愠怒的说:“仁轨如果需要朕去,朕也会去,你怎敢拒绝。”
李敬玄不敢再吭声,只能乖乖就范。
仪凤三年(678年)五月,李敬玄不情不愿的接替了刘仁轨,出任洮河道行军大总管兼安抚大使,并代理鄯州都督,全权负责攻讨吐蕃事宜。
刘仁轨这事做的一点也不地道,与他在孤悬海外时所表现出的那种担当和大局观判若两人。
唐小妩以为自己落了俗套,遇到的是千年不变的恶毒奶奶跟包子娘亲,外加各种开挂。一醒来,是疾言厉色怒骂的奶奶外加各种委屈而嚎啕大哭的娘亲,于是,她愤怒了,想着一定要给恶毒奶奶好看。可是,还在养伤的她被亲娘赶着去干活,这是几个意思呢?受伤后有了个空间,觉得那是重生人士必备的开挂武器,但是谁能告诉她,什么不满年岁,不...
办实业,练新军开海禁,建海军打鞑子,平内乱征倭奴,扬国威这是一个工科男在明末的故事。...
五龙氏拘天失败,太一登顶,号泰壹皇,统率天地。风越穿过无尽时空混沌潮汐降临永恒真界,集诸天万界之智慧,行超脱之事。...
人在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,到底会做些什么? 一艘豪华游轮被一股未知力量操控,开向了一个个离奇古怪的港口。船上的2000多名游客将面临各种极端变态的生存考验...
...
简介2014星创奖第五季参赛作品读书明理,修武通圣。战无止境,命轮不止。兵种化命轮,战意无尽头。未觉醒兵种少年,在意外之下得到一部无上天经,走上一条艰难困苦的养兵种之路。前路艰辛,希望渺茫,有志者事竟成,少年以大毅力,大智慧终于走出这艰辛大道,通圣为祖。br不死战轮最新章节不死战轮无弹窗不死战轮全文阅读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