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【01】悄然坐大的李辅国
至德二载(757年)十月,唐军收复长安、洛阳,肃宗重返长安;十二月,太上皇李隆基也从成都返回。
父子二人经过两年的颠沛离散终得团聚,自有一番悲喜交加之情。
肃宗自灵武称帝,朝思夜想的事就是平定两京。
为了达成这一夙愿,他招贤纳才、从谏如流。
虽因个人性格原因,在朝政、军政上出现了一些过失,比如错杀建宁王李倓,没有采纳李泌“先取范阳,后夺两京”
的平叛方略,但总体上看,表现尚称中规中矩。
回到长安以后,面对安庆绪式微、史思明归降的大好形势,在他身上隐藏起来的一些短板开始无限放大。
平心而论,他虽称不上明主,可也并不昏庸残暴,只是猜忌心过重、耳根子太软。
一方面,他极力打压郭子仪、李光弼等铁心忠于唐室的平叛将领,寒了大家的心;另一方面又信任重用李辅国、鱼承恩这些身旁阉宦。
不仅错过了家国复兴的有利时机,反让朝局变的愈发动荡不宁。
乾元元年(758年)二月,肃宗让李辅国兼任殿中监、太仆卿、元帅府行军司马等多项职务。
殿中监掌管朝堂礼仪,以及皇帝的衣食住行,相当于皇帝的生活秘书;太仆卿主管饲养马匹;至于元帅府行军司马,顾名思义,相当于大唐的总参谋长。
如此多的重要岗位,全权赋予一名宦官,可见他该受到多大信任!
三月初六,与李辅国狼狈为奸的张淑妃,也如愿以偿做了皇后。
这两人在灵武时就曾共同进献谗言害死了建宁王,现在更是里应外合,把肃宗拿捏的死死的。
张皇后所生之子兴王李佋不过才几岁,张皇后就想让他当太子。
而关于太子人选,在肃宗心里其实已有考虑,那就是成王李俶。
李俶原为广平王,是肃宗长子,这一年已经三十二岁。
他性格温良和善,离乱期间与建宁王共同扶持肃宗登上皇位,又以元帅身份统领大军克复两京。
无论从资历还是年龄上看,都比尚未成年的李佋强出许多。
但肃宗对张皇后因爱生畏,不太好直接驳回她的请求,一直处在犹豫之中。
一天,他与负责起草诏书的宗亲大臣李揆谈话时,故作随意的问:“成王年纪大,而且为国立有大功,朕想立他为太子,你看如何?”
肃宗这么问,无非是想试探一下大臣对自己态度的反应。
李揆当即起身施礼:“您能如此决定,简直是江山社稷的福分,臣由衷庆贺!”
肃宗大喜,高兴的说:“那就这么定了!”
三月十九日,诏令成王李俶为皇太子。
七个月之后的十月初五,肃宗为儿子正式组织了太子册封仪式,把他的名字李淑改为李豫。
“豫”
字来源于周易六十四卦中的“雷地豫”
,是个很喜庆的一卦,象征着大地回春,生机萌发。
从字面上理解,肃宗对儿子寄予了很高期望!
张皇后显然还不死心,暗中唆使依附于她的那些大臣,向肃宗提议为她加封“辅圣”
尊号。
唐小妩以为自己落了俗套,遇到的是千年不变的恶毒奶奶跟包子娘亲,外加各种开挂。一醒来,是疾言厉色怒骂的奶奶外加各种委屈而嚎啕大哭的娘亲,于是,她愤怒了,想着一定要给恶毒奶奶好看。可是,还在养伤的她被亲娘赶着去干活,这是几个意思呢?受伤后有了个空间,觉得那是重生人士必备的开挂武器,但是谁能告诉她,什么不满年岁,不...
办实业,练新军开海禁,建海军打鞑子,平内乱征倭奴,扬国威这是一个工科男在明末的故事。...
五龙氏拘天失败,太一登顶,号泰壹皇,统率天地。风越穿过无尽时空混沌潮汐降临永恒真界,集诸天万界之智慧,行超脱之事。...
人在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,到底会做些什么? 一艘豪华游轮被一股未知力量操控,开向了一个个离奇古怪的港口。船上的2000多名游客将面临各种极端变态的生存考验...
...
简介2014星创奖第五季参赛作品读书明理,修武通圣。战无止境,命轮不止。兵种化命轮,战意无尽头。未觉醒兵种少年,在意外之下得到一部无上天经,走上一条艰难困苦的养兵种之路。前路艰辛,希望渺茫,有志者事竟成,少年以大毅力,大智慧终于走出这艰辛大道,通圣为祖。br不死战轮最新章节不死战轮无弹窗不死战轮全文阅读...